2、根据节目类型选
校园电视台的话,会议活动、新闻记实、课堂、微电影类的节目比较多。
选摄像机得根据这几个节目类型来进行。
前面我们已经得出结论,不需要广播级摄像机。那么目前还有“小高清手持4K”、“数字电影摄像机”、”单反“、“单电”、“微单”等几个类型的机器,选哪个呢?
先看下需要拍摄的内容,很明显是以纪录类的节目为主。那么从画面效果,可操控性两个方面来看,CMOS尺寸小的机器更合适一些。
所以“小高清手持4K”更合适些。
有的朋友说了,大CMOS的单反,数字电影摄像机多好,可以做迷人的小景深。。。。。。
问题在于对于纪录类拍摄,大部分镜头靠抓拍,不能导。画面不虚焦就谢天谢地了。还专门做小景深,那就真心是自找倒霉了。
有的朋友说了,校园需要拍微电影啊,也需要小景深。
那就可以采用”小高清“+”佳能单反(松下单电)“就可以了。
新闻、活动等用小高清,微电影之类的用单反!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不用索尼微单呢,例如 A7M3、A7S2什么的?
原因很简单,校园微电影一般来说内容、周期更重要。
所以能直出、省去调色过程较好。而索尼微单的问题恰好是直出难受。
而且作为校园电视台,学生做节目也是一个重点,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直出更方便。
至于数字电影摄像机,例如FS5之类的,做记录类拍摄难受。而拍微电影类的必须得后期调色,就有些鸡肋了。
然后还得再加几台“运动摄像机”,用于各种活动、比赛拍摄。
3、切换台、录制及推流
无论是做一台迎新晚会,还是一个简单的访谈栏目,肯定是采用多机位,这样导播切换台是必须品了。
而且信号由切换台输出后,还得有个录机。
这样切换后的节目就直接存储到录机中就可以了。
当然也可以用自带录机的切换台就更方便了,切完后直接录制到切换台的硬盘中。例如索尼mcx500切换台,就可以在切换台上直接录制。
逆光方面传统的布光原则是逆光强于主光,从而凸现主持人鲜明的轮廓,增强空间立体感。演播室必须注意逆光的合理使用。太强的逆光,使蓝箱地面现得亮白而破坏蓝箱色调的一致性,影响计算机抠蓝效果;前景在蓝箱地面上的次级投影也会影响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而不用逆光或逆光太弱,则前景(主持人)象贴在电子背景上,很死板。因此,逆光的合理使用能很好地体现人与场景的关系,从而加强纵深感,增强三维立体效果。侧光方面演播室必须加侧光。因为虚拟系统中的色键器采用蓝色消除电路,由蓝箱反射光作用于主持人衣物边缘上的蓝色调将被蓝色消除电路去除,出来的主持人边缘变黑。因此必须加侧光以消除主持人衣物边缘上的蓝色成分。折射光方面尽量避免主持人服饰的反射光、透明类道具所产生的折射光对蓝箱的影响,蓝箱上的高亮点会造成合成图像的背景部分出现雾状影像。白平衡方面注意避免蓝箱反射光对白平衡的影响。白平衡调整得不好,会造成掩膜信号电平变低和前景物体颜色失真。